|
电梯检验间隙过大的危害与预防措施在电梯验收检查或定期检查的过程中,根据国家标准和电梯监督检查程序的具体要求,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那样的 “过关” 问题,那么如果防止这种情况: 1中新旧电梯检验规定的比较。国家 由于电梯一直在单列起重机械中,国家特别重视电梯安全。无论是从国家标准还是国家检验规程来看,“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板、轿厢门或门框之间的距离” 尤为突出,这也是防止电梯坠落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 1.自2002年3月1日起,执行《电梯监督检查规程》中 “6.层与轿厢门” 的 “6.3”: “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板的距离,电梯门或门框不得超过0.15m。” 2、《电梯安装监督检查和定期检查规程》中 “3、竖井” 的 “3.8” 要求从2005年1月1日执行: “轿厢与面向轿厢入口的竖井壁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0.15m。对于局部高度小于0.50m的货物电梯或垂直滑动门,距离应为0.20m。如果汽电梯装有机械上锁的门,并且只能在层门的开锁区域打开门,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从国家对新旧电梯的检测规定中,不难看出它们的相似之处是: 两个检测规定要求的尺寸为0.15m,所需范围也相同。换句话说,需要井道的内表面与电梯轿厢地板,轿厢门或门框之间的间隙。但2002年实施的检验规定,只要求 “井道内表面与电梯脊、电梯门或门框之间的距离”; 在2005年实施的检验规定中,对此作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三点要求: a.轿厢与面向轿厢入口的井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0.15m; B.对于局部高度小于0.50m的货运电梯或垂直滑动门,间距为0.20m;C.如果汽电梯装有机械上锁的门,并且只能在层门的解锁区域打开门,则间距不受限制。这对我们在今后的电梯检测过程中提出了要求,划定了界限,明确了目的,更有利于我们电梯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检测项目的内容要求在判断上有了新的要求。更好、更准确的定义要求和条件。 预防措施以2。“差距过大” 针对这种 “差距过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至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1.从源头上抓安全。在电梯安装验收过程中,在测量轿厢与面向轿厢入口的竖井壁之间的距离时,如果出现 “间隙过大-不合格” 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距离进行整改,使其达到标准。 2.加大对此项工作的防范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宣传。 3、加大监督电梯验收检查遗留安全隐患整改措施。 4.严格按照电梯生产厂家的电梯井道尺寸和设计要求。 上一篇电梯轿门的调整方法下一篇电梯检验措施及存在的安全问题 |